回顾过去
书香狮城:新加坡华文读书会的历程
开头语
新加坡华文读书会在本地华文阅读的推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天,新加坡活跃着众多的华文读书会,以各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
新加坡华文读书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
早期萌芽阶段(1990年代前)
-
蓬勃发展阶段(1990年代至2000年代)
-
稳步推进阶段(2010年代至今)
本展以时间线来展示华文读书会的兴起、发展、壮大以及在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早期萌芽阶段
虽然缺乏早期华文读书会的正式记录,但读书活动早已在三大场域中孕育成长:
会馆:从1840年代起,福建会馆、海南会馆、潮州八邑会馆等先后成立,除设立图书室,更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这些场所成为早期读书交流的重要据点。
校园:始于1849年的崇文阁私塾和1854年的萃英书院,到陈嘉庚等侨领创办的道南学堂、中正中学、华侨中学和南洋女子中学校等华校,皆为读书风气的重要推手。校园里的图书馆成为滋养读书文化的沃土。
书店:自1912年商务印书馆来新设点,1917年中华书局设立分局,到1950年代友联书局的加入,书店不仅售书,更成为文人雅士切磋交流的文化空间。50至60年代蓬勃的读书风气更推动了书店业的发展。
1980年代之前,新加坡三间公共图书馆(中央、大巴窑、女皇镇)也曾开办读书会,以中学生为主要对象,但后因人手不足而逐渐停办。
蓬勃发展阶段
1995年称得上是新加坡华文读书会发展元年。这一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正式成立,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统筹管理。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 “世界书香日暨版权日”,又称 “世界书香日”,为全球阅读推广注入新动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加坡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华文读书会——新智读书会应运而生。1996年,香港舞蹈家陈婷的父亲陈士来访新加坡,向新生心智发展中心的苏启帧博士介绍了台湾七七读书会的经验。这次偶然的交流,为本地读书会的发展播下了种子。新生心智发展中心随即派员赴台考察,汲取经验。
1997年3月13日,新智读书会正式成立。读书会成员多次到马来西亚和台湾观摩学习,在提升自身的同时也积极推广阅读理念。在新智读书会的推动下,凤山读书会(7月)和茶渊读书会(11月)也在1998年先后成立,开启了本地华文读书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1999年4月23日,在新智读书会的倡议下,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早报 “副刊” 和新智读书会共同举办了首届 “世界书香日在狮城”。开幕典礼在报业中心礼堂进行,由新加坡教育部前高级政务部长陈敏良主持开幕仪式,邀请本地作家梁文福博士分享。
书香日邀请了台湾七七读书会和心耕读书会分享读书举办学习营,分享读书会经营经验。这次的学习营培训了多位读书会领导人,也促成了多个读书会的成立:淡滨尼区域图书馆读书会、爱心辉煌读书会、总裁书香轩(1999年),以及金门读书会(2000年)。
2000年,新加坡华文读书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八个活跃的读书会开始携手合作,共同举办世界书香日活动:新智读书会、凤山读书会、茶渊读书会、淡滨尼区域图书馆读书会、爱心辉煌读书会、总裁书香轩、金门读书会、芽笼东老人之家读书会。
这些读书会不仅联合办活动,更积极协助学校、会馆、民众俱乐部及监狱等机构成立读书会。到2002年,全岛的读书会数量已增至16间。虽然资源有限,这些民间团体在读书会发展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每年 “世界书香日在狮城” 活动的主力军。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监狱读书会的成立。凤山读书会的李玉云律师和新智读书会会长陈君宝在2000年开始与新加坡监狱相关部门联络并多次交流,经过不懈努力,终于
在2001年3月成立了女子监狱“新芽读书会”和男子监狱 “新绿读书会”。
2005年,新加坡的阅读推广事业迎来双重突破。国家图书馆管理局首次推出跨语言的 “读吧!新加坡” 运动,以四大官方语言为平台,通过协助各类团体成立读书会,在全社会培养阅读风气。在这项运动的推动下,读书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界限,扩展到德士司机、美发师、医护人员、学校和政府部门等多个领域。同年,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成立,致力于加强学校、社区组织和媒体之间的合作。2006年 “世界书香日在狮城” 活动进入新阶段。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首次与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新智读书会、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共同承办此活动。
稳步推进阶段
进入2010年代,华文读书会由发展期进入稳定期。读书会是一种需要定期举办活动和有组织管理的社会团体,很多之前成立的华文读书会只是昙花一现,逐渐不活跃并停止了活动。能坚持下来的读书会,往往是比较有组织能力者,且拥有优秀的导读骨干。
由新智读书会编辑的《书香·狮城:新加坡读书会15年(1997-2012)》读书会手册比较系统地收录了当时比较活跃的12间读书会的信息,包括新智读书会、总裁书香轩、德士师傅读书会、碧山民众俱乐部妇女组导读会、新声诗社读书会等。
自2006年开始,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和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共同成为世界书香日的主办方,而各个读书会则派代表加入和出席世界书香日的筹委会议。此项盛会逐渐成为凝聚本地华文读书会的年度活动。
为了贯彻世界书香日共享阅读乐趣的精神,自2012年起,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校园书香日”,鼓励教师在书香日期间举办班级阅读活动等。2015年,“世界书香日在狮城”改为“世界书香日暨文学四月天”。“文学四月天”源自林徽音的《人间四月天》,“四月天”代表“春天”,春天象征苏醒、活力与希望,也寓意文学创作。让书香日不仅是阅读的节日,也是让海外和本地作家到校园分享写作心得、培养学生文学创作兴趣的时机。
从2015年开始,书香日的年度活动形式日趋成熟,包括举办盛大的开幕礼,邀请海外和本地主讲嘉宾向老师、学生和公众演讲,在学校、图书馆等场地举办阅读活动。本地华文读书也利用这个时机,举办导读活动,向公众推广本地和海外华文作品、介绍读书会和吸收新会员。
2016年,由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出版、读书会代表们负责征稿、采集信息与编辑的《品书香:新加坡华文读书会特辑》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新加坡华文读书会的全貌。特辑共记录了17间读书会,除了传统的成人读书会,也出现了亲子读书会和由图书馆举办的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读书会。此外,特辑也收录了一些讨论读书会发展的文章,以及在校园和社区的阅读计划,标志着华文读书会进入了全方位和全年龄段发展阶段。
从2018年开始,华侨中学也成为第三个主办方,提供场地让更多学生参与开幕礼,让“世界书香日”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阅读的种子。
近年来,很多读书会在探索新的方向,“求深,求专,求广”就是其中一个表现。成立于2006年,成员以华文教师为主的第三代读书会以一年的时间深入阅读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经典小说《百年孤独》。 2015年成立的清史读书会则专注于清朝历史和相关内容,并结合影视作品,引起参与者的兴趣。趁早读书会成立于2014年,成员以年轻人为主,每月导读书籍主题都不同,涵盖经典书、推理小说、翻译作品、心理学和励志作品、旅行指南甚至工具书。
冠病疫情的爆发是新加坡华文读书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由于线下活动的暂停,读书会必须采用线上导读的形式进行。学会使用线上会议平台虽然给读书会带来挑战,但是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一些读书会尝试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海外读书会社群合作,共同主办导读活动。通过线上分享,让彼此了解各自的阅读方向和特色。读书会领读人也通过观摩,提升了导读技能。
2025年,“世界书香日暨文学四月天”活动再次更名为“世界书香日”,从而更好地突出其推广阅读的使命。书香日也以“科幻/人工智能”和“新加坡建国60周年”作为主题,围绕两大主题安排各类阅读活动,让书香日成为推广阅读的年度盛事。
结束语
从1995年到2025年,新加坡华文读书会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在这段岁月里,读书会经历了从萌芽到蓬勃发展,再到稳健成长的过程。随着时代的演进,读书会展现出强大的适应力: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到线上导读的转型,从单一形式到多元化发展,从本地交流到跨境合作。这些转变不仅丰富了新加坡的阅读文化景观,更为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展望前路,只要读书会继续与时俱进,保持开放创新的精神,善用科技优势开拓新天地,相信书香必定能继续在狮城飘扬,为新加坡的文化建设增添更多精彩篇章。
撰稿:吴昊
审稿:黄美萍
特别感谢
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新智读书会、高丽莲女士和陈君宝先生提供资料和个人收藏。
参考资料
1. 新加坡华人社团概述,新加坡华族文化百科,https://culturepaedia.singaporeccc.org.sg
2. 建国前的新加坡民办华校及其奠基人,新加坡华族文化百科,https://culturepaedia.singaporeccc.org.sg
3. 新加坡华文书业历史简述(A Brief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Industry in Singapore),BiblioAsia(2012年5月刊)
4. Looking Back at Queenstown Library’s 50 Years,BiblioAsia(2020年10月-12月)
5. 《开卷:新加坡华文读书会发展特辑2002》,新加坡读书会发展协会、新智读书会,2002,https://catalogue.nlb.gov.sg/search/card?recordId=13558413
6. 《书香·狮城:新加坡读书会15年(1997-2012)》,新智读书会,2012,图书馆索书号https://catalogue.nlb.gov.sg/search/card?recordId=
7. 《品书香:新加坡华文读书会特辑》,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2016,https://catalogue.nlb.gov.sg/search/card?recordId=202573679
8. 《不读书时代的读书会风景》,联合早报,2016年3月29日https://www.zaobao.com.sg/culture/books/local-authors/story20160329-598324
9. 《求深 求专 求广 —— 本地读书会新气象》,联合早报,2018年1月8日https://www.zaobao.com.sg/news/fukan/cover/story20180108-825097
10.《疫情下不孤读 本地线上导读会活跃》,联合早报,2020年6月1日https://www.zaobao.com.sg/news/fukan/cover/story20200601-1057716
11.《大学生办读书会 不只是读书还为改变人们的交谈方式》,联合早报,2024年4月11日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gen/story20240411-334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