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01,康有为在南洋— 读邱菽园后人王清建先 生藏康有为致邱菽园信 函及其他历史文献
张人凤 1940年生 曾长期从事继续教育工作 现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著有《张元济 年谱长编》、《智民之师张元济》、《张元济 研究文集》,编有十卷本《张元济全集》.
In 2013, Professor Zhang Renfeng, a descendant of Qing-dynasty reformer and Commercial Press publisher Zhang Yuanji, came across a treasure tro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kept by Mr Ong Ching Kien, a descendant of literary scholar and poet, Khoo Seok Wan. These materials include several unpublished personal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Kang Youwei, eminent Qing-dynasty scholar-cum-leader of the 1898 Reform Movement, and Khoo Seok Wan. These letters are a vital primary resource in the research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as well as the Chinese diaspora in Southeast Asia. Previously unknown ties between Khoo Seok Wan and Zhang Yuanji were also discovered.
Using these letters, Kang’s own poems, and related historical resources, Professor Zhang Renfeng pieces together the activities of Kang Youwei in Southeast Asia between 1900 and 1901.
今年初,笔者有幸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看到邱菽园外孙王清建先生珍藏的许多历 史资料,其中有多件康有为致邱菽园信函。 百年前的手迹原件,历经沧桑,保存至今,十 分难得,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南洋华侨史方 面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对笔者来说,能目睹这批史料,还更有一层特定的意义:康 有为与先祖父张元济先生是同时代人,他们 一同参与戊戌维新运动,在同一天受到光绪 皇帝的召见,变法失败以后,虽各奔前程,但 一直保持着交往;更有甚者,这批史料中,居 然发现张元济与邱菽园有过文字之交,这是 以往未尝知晓的事。因此,当百年前的手迹 原件停留在眼前和手中时,使得笔者既敬肃 有加,又感到了历史的凝重。查阅中国有关 的公开出版物,仅发现汤志钧先生在1992年 第二期《近代史研究》上发表过《自立军起 义前后的孙、康关系及其他——新加坡丘菽 园家藏资料评析》,引用过其中四封信的某 些片段并做了精深的解读。除此之外,还未 见他处有过公开刊登,即如近年出版收集康 有为著作最为完备的《康有为全集》和《康 有为往来书信集》,都没有辑入。
本文试图以康有为1900至1901年间致邱 菽园的部分信函,辅以康氏的诗作及其他史 料,初步勾勒出康有为在这段时间内在南洋 的活动。
康有为、邱菽园简介
康有为(1858 – 1927),号长素,戊戌政变后 易号更生、更甡、明夷等,广东南海人,自 幼饱读儒家经典著作,青年时期又博览西 书。1895年偕梁启超等入京会试,联合各省 千余举子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即“ 公车上书”。是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至 1898年止,共上清帝6书。1898年6月,光绪 下“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并在6月16日召见 了康有为。康提出开制度局而变法律、废八 股、筹款、译书、游学等多项变法主张,遂被 任命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参与署理朝廷 日常事务。在戊戌维新前,康已撰有《新学 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春秋学》、《日 本政变记》等多种著作,形成了一整套独特 的变法改制新思想体系。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再次“训政”, 百日维新失败,主张变法改良的光绪被囚, 康有为、梁启超逃离北京,谭嗣同、康广仁 (康有为胞弟)等六君子遇害。康有为先逃往 香港,10月由港赴日。次年4月赴加拿大,7月 在加成立保皇会。光绪寿诞之日,举行祝寿 活动,颇具声势,并联合美洲、南洋华侨商 界,纷纷致电清政府,要求光绪归政,引起了 慈禧的警觉。同年10月,经英国回到香港。
邱菽园,名炜萲,(1874 – 1941),祖籍中国 福建海澄(今属厦门市),自号星洲寓公。父 邱笃信,从事米业,为新加坡富商。邱菽园 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次年上京参加 会试,未得第,而恰在此年,康有为发起联 名公车上书,对邱后来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很 大影响。他于1896年从中国内地移居香港, 不久父亲病重,旋赴新加坡定居。1898年创 办《天南新报》,宣传维新思想,次年与林文 庆合创新加坡华人女校。邱擅长诗词、书法 等中华传统文化,后来还研究清末小说和佛 学。年轻时,即为南洋侨界之翘楚。
邱菽园邀康有为来新加坡
1899年,在本已动荡不安的政局中,慈禧策 划了一场“己亥建储”闹剧。慈禧对光绪实 行维新变法怀恨在心,蓄意废黜光绪,并先 行释放出光绪病重的谣言。但此事朝野反响 很大,在各种政治力量博弈之后,慈禧采取 缓兵之计,1900年1月宣布立端王载漪之子溥 隽为大阿哥(皇子)。这是为她和咸丰皇帝的 已故的独子同治皇帝“立嗣”。一旦大阿哥地 位稳固,光绪被废黜便顺理成章了。
对朝廷这一举动,海外华侨反响强烈。 华侨接触世界远多于国内臣民,更多于皇城 内的一批保守派。他们抱着一片赤热的爱 国之心,希望中国强盛,赶上世界进步的潮 流。此时,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主张改政的光 绪。1899年7月保皇会成立,康有为的宣言, 在侨界激起很大反响。邱菽园、林文庆联络 新加坡华商于10月12日致电总理衙门,奏请皇上圣安。11月12日慈禧寿辰,南洋各埠借贺 寿之名致电,称太后耄期已届,不宜过劳,应 当归政颐养。《天南新报》报道邱菽园等首 倡电请圣安之举,使“京师震动”,“南洋一 带,如吉隆埠、八打威埠,皆起而抒依归圣 主之诚,电请圣安,并请太后归政颐养。”1 从 香港到美洲,侨商都有类似的电报。
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邱菽园邀请康有 为前往新加坡。一来,邱对康景仰备至,希 望能当面倾谈爱国抱负和聆听康有为的见解 主张 ;二来,康乃朝廷要犯,慈禧集团必欲 置其死地而后快,派人出境拘捕或暗杀随时 可能发生。新加坡距中国大陆较远,相对比 较安全。邱菽园请英国人何东爵士送去一千 元(有说二千元),发出诚挚的邀请。 康有为在香港收到该款项后,复邱菽园 一信:
菽兄孝廉执事:讲闻风义久矣。天 南一柱,独持清议,天挺人豪以救中国。 每读大报及得赐同门诸子书,未尝不眷 然神往也。僕以不才,过蒙圣主知遇,哀 国危亡,毗赞维新。遭变以来,故人亦多 遗绝,而足下乃独衷念逋亡,辨其愚忠, 助共张目。徐生之行,过承接待。又复 轸念琐尾,馈以千金,拜登感激,不知所 报。但以执事高义雄才,纯忠硕学,相知 之深,相待之笃,骈辔并执,以救君国, 非复为寻常语言所可谢也。顷有北客来 语京师事,圣体甚安,贼臣忧病,事大可 为,惟未能达之笔墨,当遣一门人来商。 前日遣之陈、刘二生,过承赐接,又承为 僕殷勤谋安行止。亡人叩首,只有感戴。 敬布谢私,不尽所怀。专承起居。 亡人康有为再行 十月十八日 前呈诗章,想麈尊以见。谢赐金电想收. 2
电致谢。 不久,康有为又有书信致邱菽园,谈国内 情势,并充分肯定邱率南洋侨界发电请慈禧 退位归政光绪事:
菽园仁兄:前日复上一书,想达典签。顷 得北信,谓合肥出办商务,专为南洋电请 归政一事。那拉惶祑恐惧,特丐合肥出 游南洋(可预思待之之法),察民情而自 白。此绝好机会消息。公真有回天之力 矣。望即联各商人、各商埠,轮流致电。 (另函望抄示各埠,并电告雷、广)顷湖 南、北已有变动,各省随之,必有大变, 惜未有饷源耳。比袁世凯出抚山东,而 廖仲山 撤出军机,是为一变。然“废立” 之谋,以畏人心,不敢议及。顷内地是非 渐明,人心日愤,非复疇昔矣。以公办电 奏事有成功大效,故飞报。即请 义安 有为再拜 十五日3
信内“比袁世凯出抚山东”,系光绪二十 五年十一月(1899年12月)事,故此信当书于 12月17日。此时康尚在港。信中“合肥”指李 鸿章,“那拉”指慈禧。“惜未有饷源耳”语, 为日后向邱菽园募款留下了伏笔。
康有为应邀于1900年1月26日离开香港 赴新。
康有为初到新加坡
康有为来到新加坡,做了不少记事诗。好在 他常在诗序中署上年月日,后人考订其行踪 便有了依据。
1900年2月1日(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初二 日)抵新加坡,寓邱菽园客云庐三层楼上。
2月24日(正月二十五日) 迁居恒春园。 3月26日(二月二十六日) 迁居林宅。 4月7日(三月初八日) 移居章宅。4 其时,中国国内“废立”闹剧锣鼓暂时收 歇。康有为初到新加坡后,吟诗赏景,本文 人之所好。这里有一首诗颇灸人口味,未见 于康有为几种版本的诗集。
回首中原叹陆沉,兵缠大角气森森。 老夫短褐登场猎,日日校枪能中心。 闻黻翁谈,菽园近者日日试枪。 因思去年故事,自笑近来文人皆为武 事矣。既写示黻翁,并调叔子。5
这首诗生动描述了邱菽园练武的情状, 摩拳擦掌,可以反映出当时华侨们的激情。
黻翁是侨界知名人士黄乃裳,号黻丞, (1849–1924),福建闽清人,1894年举人,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活动,与维新人士有交 往,1899年到新加坡,为《星报》主笔,一生 著述颇丰。
康到新后的7月,光绪三十大寿。这时八 国联军已攻陷大沽口,北京紧急,消息不通。 康有为在新加坡祈祷皇上“圣躬无恙”,并与 梁尔煦、汤睿设香案、龙牌,望北叩首拜祝。 邱菽园则鼓动大批华侨,举行全城祝寿,气 氛之热闹,前所未见。这次活动在南洋华侨 中有很大影响。
庚子勤王和自立军起事
1900年,神州多故。北方义和拳运动的 发展,最终被慈禧所利用。上年“废立“未 能得逞,慈禧迁怒于洋人。她想利用义和团 攻击洋人,其实无异以卵击石,遭致八国联 军大举进犯华北,北京被陷,京城百姓生灵涂炭,慈禧挟光绪逃往西安。康有为等保皇 派,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光绪皇帝的安危心忧 如焚,日夜筹思保皇之策。动用洋人,主要 是英国人的力量,是他们的首选。1900年8月 18日(七月二十四日)康有为致陈继俨、汤睿 的信这样写:
北京已破,情形大变,所有译旧党之人 亦无用。觉顿入来可也。计贼党如徐桐、 李秉衡、怀塔、立山、恩佑之流,亦复身 家流播不知死生,无能为,可不必为作传 矣。可告文兄,惟请文兄为我拟一电一信 与各国政府,请共救上。坡督已言,各国 决救上,且得我救上之法,我已请其转 英政府矣。(虽已西幸,西人无能为,然 西人和约要之。那拉已大悔,或从,否则 必生内变。)坡督相待极厚,隔日即请茶 会或游花园。以其供饮食太费事(且许 久居),再三却,已得允。惟点灯、铺垫 各事,彼侍者尚日来招呼耳。惟北望中 原,但有忄委怆。 仪、觉弟 甡 七月廿四日 电稿(信亦可照此意) 太后、端王开罪各国,殊深愤恨。望议和 约时要求皇上与太后另居,亲理大政, 必能与各国亲好。前与港督信,亦可增 入此意。(笔者按:电稿上方尚有“皇上 仁明二句,应否由文兄酌加”语)6
收信人陈继俨字仪侃,时在新加坡,曾 为澳门《知新报》撰述;汤睿字觉顿,康有为 弟子。信内“文兄”,林文庆,南洋侨界知名 人士,留学英国,中英文俱佳。后来在陈嘉庚 创办的厦门大学任校长多年。“上”指皇上, “坡督”指新加坡总督。“西幸”指慈禧和光 绪圣驾去西安。
康有为于7月26日(七月朔)被英总督亚 历山大接往马六甲海峡内丹将顿岛居住,两 周后,即8月9日(七月望)又派船迎往槟榔屿,入住总督府。7 此信后半段对此叙述颇具 体。英方主要出于康有为的安全,直到第二 年的12月17日康离开槟榔屿去印度为止,一 直让他住在那里。
1900年的春夏,在长江流域和两广一 带,酝酿并上演了一场以勤王为主旨的运 动 -——自立军事件。这是维新派人士寻求 以武力推翻慈禧政权的尝试。自立军首领唐 才常(1867 – 1900),字黻丞,又作佛尘,湖南 浏阳人,年轻时与谭嗣同一起为经世致用之 学,曾任《湘学报》撰述、时务学堂中文教 习,主张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在上海主 创正气会。1900年义和团起事,改良派主张 乘此机会勤王,推翻慈禧统治。唐才常改正 气会为自立会,组自立军。但自立军宗旨不 明,人员复杂,组织散乱,更重要的是保皇 派都是文人学士,非但没有领过兵,连一般 的行政管理经验都很缺乏,仓促起事,失败 是必然的。最终因唐才常指挥失当等直接 原因,导致七月二十七日在汉口被张之洞逮 捕,次日唐才常等二十余人慷慨就义。唐才 常临难赋诗:“七尺微躯酬故友,满腔热血 浇皇宫”。8 这里“故友”是谭嗣同。这是晚清 历史上为推动社会进步,继戊戌六君子之后 的又一幕悲壮史诗。
邱菽园在这一时期内,慷慨解囊,以 巨资捐助自立军,主要用于军饷和购置武 器。1900年6月2日康有为上母亲书曰“顷邱 君已愿交十万,又愿借十万,大力可举。”9 同日致徐勤书曰:“菽再捐五万助械,难得 甚。”10 但是自立军未战即溃,不论对康还是 对邱,都是莫大的打击。唐才常死难,康有 为为之“痛恻肺肝”,“自戊戌八月(笔者 按:指谭嗣同等六君子被害)至今,未有惨痛 如此者”。11 邱菽园也有哭唐烈士才常诗稿, “指血作点,惨淡模糊,如目睹汉难志士,哀 哉至矣”。12
唐才常事败之后的中秋节,邱菽园有信、 报寄康。康从槟榔屿复信,言及汇款诸事:
十八日两书谨收(中秋节书收、收)。 前日承赐五百金,感领。沪电之事,已令 觉详告,想收。此事念甚。苏、杭、湖、镇 各路之起,待此款而动。若无应兵,则大 通之兵恐无后继而败。然公款又以无寄 处而不达,深恐为公信诚所收,未知楂打 复电如何?若已交公信诚,则公直追之, 观其交示。此为英租界地,有楂打作据, 亦不悉公信诚之据之也。秦西即容纯甫, 觉谓公知之。各西文乃秦西住址,恐雅往 日本,故请电秦西转询雅收款(明知其不 然,亦备查耳),应电秦与否,由公定之。 至任雅是否往日本,亦以意推之耳。因电 末有“东京”二字,然又云“详字”,则不 可解也。大通布告声明会长,则容老须 避否,尚不可知。但除容老外,上海无约 两字电可通之处,故仍拟电容老一询消 息及任雅消息耳。麻城、大通二军及各 处消息,如任雅行,则必容或赵等统之。 然知消息更迟而难,须再有书来,乃有 通信之地。日日望报而偏无一书,焦急 殊甚。想任雅仓黄之甚,岂亦不写一字 来耶?乱世办事甚难,固然。闻德亦许 退兵,未省,然不再有胡廷飞,难知消息 矣。诚然。各国入北京弥月,而北中各况 不详,亦可异也。 救国大士 明夷 八月廿日 又,来电稿及三书已收。前日付上之信 有讨稿)及电码想收。13
信中“公信诚”应为中国人办的钱庄 或票号,“楂打”为英国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可以看到,汉口事败,康 对长江中游已感无望,唯有冀望于长江下游 一带的苏州、杭州、湖州和镇江,但苦于消 息不通,而汇款渠道又不畅。信中“容纯甫” 、“容老”为容闳,(1828 – 1912),广东香山人, 为中国早期留美学生,与维新派颇多交往, 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受张之洞通缉,遂逃往 香港。“雅”可能是日本人井上雅二,“任雅” 是一人抑或两人,不详。
尾声
自立军失败后,保皇运动大势已去,很快分 化,保皇思潮渐趋冷落。康有为对局势也已 感到束手无策。从1900年秋起,在槟榔屿度 过了一段沉闷的时日,同时专心学问,撰成《 春秋削笔大义微言考》、《中庸注》、《孟子 微》等篇章。下面一封信当书于1900年底的 12月26日。
电想收(三号至六号书收)。八千已汇 井,不得粤中电乎?井不往,高珮则易 举,计智亦可代办之。当令智追井还也。 董叛已成一妙机会,此七月廿一日僕所 预料者,今竟发矣。南北其分乎?中国人 向好穿截衣,今日遂为服乎?武昌之 迁殆不免,但望上入于联军而不入于洞 贼,为今第一要局耳。 救国大士 明夷 十一月五日 公毂二注疏本能假来乎?昔焚之书,顷 再写之。子盈可令之来,僕存衣箱望托 托 带。(若不得,则后有来者交之)14 信中“洞贼”指张之洞。
结语
本文重在介绍王清建先生所珍藏的史料,从 这批史料的角度可以看到康有为1900 – 1901 年在南洋的部分活动。今天我们再读这段历 史,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那就是如何 评价“保皇”二字。这两个字是在当时特定 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决非一般的拥戴专制皇 权,抵制民主革命的意思。“皇”,这里专指 光绪。今天,大家有共识的是慈禧代表着顽 固保守势力,而光绪倾向于改良。康有为等 维新派人士,把希望寄托于光绪,是一种走 政制改良、君主立宪等内部机制更新的渐进 式的道路,从而使中国这个几千年皇权专制的庞然大物可以以较小的代价,不流血或少 流血,启动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后来革命 派兴起,试图以另一种方式,即武力、激进 的方式,实现同一个目标,并取得了至少是 表面上的成功。
在此过程中,为了妖魔化异己者(实际 上是同道者而不是革命的对象——专制政 体,“保皇”二字受到了无情的批判、讽刺和 鞭笞,这是对历史的不公。
笔者限于水平,只是对这批资料局部地 作了一点力所能及的梳理,所阅数量有限, 遑论解读,也必定存在不少讹误,敬请读者 指正。笔者希望于聚集各方专业人士之智 慧,把这批资料整理出来,完整地呈现给读 者,以垂久远,受惠的学子将感激不尽。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将于2013年11月22日至2014 年5月18日,在第7层和8层的长廊举办“浪漫 与革新:南侨诗宗邱菽园”展览。 此外,裕廊区域图书馆、牛车水社区图书馆, 以及兀兰区域图书馆也将在以下时段轮流举 办“南侨诗宗邱菽园”巡回展: 裕廊区域图书馆 2013年10月28日 至12月15日 牛车水社区图书馆 2013年12月16日 至2014年3月31日 兀兰区域图书馆 2014年4月1日 至5月29日。
The exhibition “Khoo Seok Wan: Poet and Reformist” will run from 22 November 2013 to 18 May 2014 at the Promenade, Levels 7 and 8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The roving exhibition, “Khoo Seok Wan: Master Poet” will run from 28 October to 15 December 2013 at Jurong Regional Library; 16 December 2013 to 31 March 2014 at Chinatown Public Library; and 1 April to 29 May 2014 at Woodlands Regional Library.